乐鱼leyu-印尼取消TKDN与配额:中国跨境卖家的机遇、挑战与未来布局

文章来源:leyu.乐鱼 发布时间:2025-05-19

近期,印尼政府宣布取消此前针对部分行业的“国内成分要求”(TKDN)和进口配额限制,这一政策调整在东南亚跨境电商领域引发热议。作为东南亚最大电商市场,印尼的每一次政策变动都牵动着中国卖家的神经。此次改革究竟是“松绑”信号,还是新一轮政策博弈的开端?中国跨境卖家又将如何应对?

印尼取消TKDN与配额:中国跨境卖家的机遇、挑战与未来布局-丰年国际物流

一、政策背景:从保护主义到开放试探

印尼长期通过TKDN政策要求企业使用一定比例的本地原材料或服务,以扶持本土制造业;进口配额则用于限制低价商品涌入,保护中小微企业。例如,2023年印尼曾禁止社交媒体平台从事电商交易,并对100美元以下进口商品设置销售门槛,导致TikTok Shop等平台一度退出市场。

然而,过度保护政策也带来副作用:本土供应链效率低、商品竞争力不足,消费者对高性价比进口商品的需求难以满足。此次取消TKDN和配额,可能是印尼政府权衡“保护本土产业”与“激活市场活力”后的折中选择,旨在吸引外资、优化供应链结构。

二、机遇:中国卖家的“新窗口期”

降低合规成本,拓宽选品空间

TKDN和配额的取消,意味着中国卖家无需再为满足本地成分比例或配额限制额外投入成本。例如,此前印尼要求进口商品需通过SNI认证、BPOM(食品药品认证)等复杂流程,如今部分品类(如服装、3C电子)的准入门槛可能降低,更多中国商品可直接进入印尼市场。

印尼BPOM认证

电子产品

抢占高附加值品类市场

印尼消费者对性价比敏感,但中高端需求正在崛起。此前受限于低价商品禁令,中国卖家难以布局高客单价领域。政策调整后,结合本土化运营(如本地仓储、品牌营销),中国品牌可探索美妆、智能家电等高利润赛道。

平台资源倾斜与流量红利

Shopee、Lazada等平台为适应政策变化,可能加大对合规跨境卖家的扶持。例如,Shopee印尼站此前关闭跨境仓,转向本土化模式;政策放宽后,平台或重新开放资源,助力卖家快速触达1.88亿社交媒体活跃用户。

三、挑战:政策波动与竞争升级

政策反复风险

印尼政策素有“朝令夕改”的特点。例如,2023年TikTok Shop因社交电商禁令被迫关停,后又通过收购本土平台Tokopedia重返市场。此次调整可能仅是过渡性政策,未来若本土企业抗议加剧,不排除重新收紧限制。

TikTok Shop收购本土平台Tokopedia重返市场

本土化竞争加剧

印尼本土品牌在政策保护下已积累一定市场份额。例如,美妆品牌Y.O.U、护肤品牌Skintific(实为中国企业操盘)通过本地建厂、雇佣印尼团队等方式扎根市场。政策放开后,中国卖家需与这些“伪本土品牌”正面竞争。

物流与税务合规压力

尽管配额取消,但印尼对税务合规的要求愈发严格。2025年初,Tokopedia等平台要求卖家完善税务信息,否则限制提款;Shopee也可能跟进类似政策。此外,印尼物流基础设施仍较落后,极兔等快递巨头虽已布局,但偏远地区配送成本高昂。

四、未来政策走势与卖家应对策略

短期政策方向:试探性开放

印尼政府可能在“保护本土企业”与“刺激经济”间持续摇摆。短期内,政策或倾向于有限开放——例如对高附加值商品放宽限制,同时保留对民生类商品的保护措施。

长期趋势:规范化与本地化

印尼电商监管将向“合规化”发展,包括:

税务透明化:要求平台代扣代缴税款,加强交易监控;

供应链本地化:鼓励外资企业与本土工厂合作,甚至要求部分生产环节落地印尼。

中国卖家的破局之道

深耕本土化:注册印尼公司、建立海外仓、雇佣本地团队,以“本土企业”身份降低政策风险;

差异化选品:避开低价内卷,聚焦技术创新品类(如智能家居、环保产品);

环保产品

合规先行:提前申请SNI、BPOM等认证,接入本土ERP系统管理税务。

结语

印尼取消TKDN与配额,既是中国卖家开拓2.7亿人口市场的机遇,亦是一场与政策不确定性博弈的挑战。唯有将“灵活应对”与“长期深耕”结合,方能在东南亚这片电商沃土上稳健生长。

企业邮箱:airop16@harvestlog.net

联系地址:广州市白云区云城街齐富路31号名汇广场805A房

-乐鱼leyu